胡中惠 SPACE


又一个WordPress站点

首页 >全部文章 > 正文内容

胡中惠这个世界会好吗?一定会的~-一起走到八十岁

胡中惠
一期许知远和李诞的《十三邀》中,许知远曾说过一句话,很深刻。他说,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追逐如龙卷风一般的快乐。一个平息了,就去追赶另一个。没错,我们太害怕深刻,害怕不快乐,不快乐是属于强者的。所以,我们活得只敢浅薄,等待娱乐致死。
可时代总有勇士,像唐诺一样的逆行者。无畏枯燥、无畏物质的简单,向故去的人追问答案。以史明鉴,在历史典籍中汲取一种方法论,破解这个看似变换的世界里的各式难题,这便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吧!
今天,分享一篇忘年交写给她学生们的话。
读毕之后,我领悟出一个道理。人,在朝更好的方向走的时候才会是真正且踏实的快乐。相比,那世俗的快乐只是会心一笑吧!虽然,我都喜欢~
前日课堂上因为四个字,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
起因是谈到儒家与国学,一学生“惨淡兄”说“国学于其生活毫无用处”之时,我脱口而出四个字,“目光短浅”。
我们顿时跌入时间的漩涡,穿越到十八世纪的西班牙斗牛场中,那四个字犹如一块红布般,激起了“惨淡兄”昂扬的、定要我血溅当场的斗志。只见其义愤填膺大义凛然气吞山河声色俱厉的斥责教育了我。
其一,“国学于我专业与生活没有一点用处我为什么要去看去学?!”
其二,拿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”为有力佐证。
“陶渊明自己以为生活的很美好可后世人怎么看他的?他连饭都吃不饱啊!”
这发言,虽短小却精悍铿锵,我还未回过神,他已收起“牛角”坐了下来。
另一学生起身打圆场,“国学乃小众,小众之学是否为之看各人喜好”。
国学无用?!
国学小众?!
听了他们的话我累觉不爱悲从中来五内俱焚。
然而下课铃未响,我仍要打起精神反击回去。
最后的结果,我险胜三分。
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这该是一名老江湖,呃不,老教员该有的风范。
但我显然意犹未尽。
“惨淡兄”,让我今日与你正式过上两招。
其一,何为无用何为有用。
课堂上我曾与你们分享过一段周作人的美文。
容我复赘之。
“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,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,生活才觉得有意思。我们看夕阳,看秋河,看花,听雨,闻香,喝不求解渴的酒,吃不求饱的点心,都是生活上必要的--虽然是无用的装点,而且是愈精炼愈好。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,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。”
看花听雨闻香,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,当真无用吗?
只怕是认为其无用的灵魂,太过干涩与贫瘠。
其功用与一首贝多芬或一帧莫奈一样,让人感受到似微风拂面又或绿上梢头的美意,丰沛灵魂充盈骨血。
学问与修养从来不是电脑,无法即开即用。
这变化一时一事我们是感觉不到的。
可设若灵魂得不到日复一日的滋养,那便与骆驼祥子即便穿上西装也无法成为聂耳,虎妞即使穿上旗袍也不可能成为林徽因或陆小曼一样。
区别不在长相,在气质底蕴与内涵。
一个人可以凭借学问素养之外的东西迅速爬到金字塔的高端,在物质文明上俯瞰众生。
他可以暴富。
可以拥有无数CHANEL爱马仕与Jimmy Choo。
然而,深入血液与骨髓的言谈举止、文化修养,却无法与那些奢侈品一同买一送一。
会成为你生命中实实在在难以逾越的石城汤池。
让我以一个小故事作为第一论断的收尾。
罗素在《西方哲学史》里讲过这样一则故事:“欧几里德几何学是鄙视实用价值的,这一点早就被柏拉图所谆谆教诲过。据说有一个学生听了一段证明之后便问,学几何学能够有什么好处,于是欧几里德就叫进来一个奴隶说:‘去拿三分钱给这个青年,因为他一定要从他所学的东西里得到好处。’”
其二,国学怎能无用。
众所周知,国学包罗万象。
从诸子百家到黄帝内经从周易八卦再到阴阳太极,皆属这一范畴。
我不拿国学乃祖宗留下之精华,民族文化之根基这些大帽子来扣你。
我只跟你论一论这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。
拿儒家思想而言。
它教导我们为人、立世与学问。
我们都知道儒家核心思想为“礼”、“仁”与“中庸”。
这些哪一样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?
话说孟子有一次找到他妈说“我要离婚!”。
孟母究其竟,原来他进门时看到了妻子“箕踞”而坐。
结果是他被孟母劈头盖脸一通臭骂。
因为,“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”。
进门儿之前你得高声喊一句,让里面的人整整衣冠有个准备。
如果今天来颁一个“全宇宙最佳婆婆奖”,一定非孟母莫属。
所以这些学问到底是无用,还是你用而不自知,这有待商榷。
再说中庸。
其精髓“三言”以蔽之。
“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”。
瞧瞧,既含了“做学问”的学问,又含了“为人处世”的学问。
第一句告诉我们既顾了学问更要顾了德性。如果有才无德还不如无才的好。不怕没本事,就怕又有本事又王八蛋。
这才是最可怕的。
比如高平陵之变中的司马懿。
比如弑君却名正言顺的司马昭。
说到这姓司马的爷儿俩,魏晋玄学也是国学这个大花圃中一朵散着奇香的花。
只是造就这奇香的,却是没有半分公理正义,淋漓尽致荼毒人性的土壤。
难怪阮籍穷途之哭。
难怪刘伶与酒为伴。
难怪嵇康宁愿在深山打铁宁愿与挚友绝交都不愿踏入仕途半步。
第二句告诉我们做学问的路数。
《世说新语》里说,“北人看书,如显处视月;南人学问,如牖中窥日。”
这就告诉我们做学问,既要有通达之处看月亮的宽广,却要摒弃模糊;又要有窗户缝里看太阳的清晰,却要摒弃狭隘。
不能只顾点或面,而要点面兼顾横纵兼具。
虽然这很难达到,但你不能不承认这才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。
第三句回到做人。
高明远大的理想与不偏不倚的行为并不是矛盾。
总而言之,所谓“中庸”绝不仅仅指一种行为,更是弹性的包容和认知。
“中庸”也绝不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,中庸的另一端系着的是有容乃大之后的舒适与惬意。
其三,也说“穷而后工”。
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……
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,归来倚杖自叹息”。
有些文化底蕴的人都该知道杜甫这首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。
杜甫真是个可爱至极的老头。
那么穷。
住在茅草屋里。
偏偏又老又弱。小孩儿都能欺负了去。
抱着房顶被大风刮下的茅草嗷嗷坏笑着跑远,他却“唇焦口燥呼不得”,只能拄着拐杖叹息。
陶渊明好歹还有力气采菊东篱下,杜甫却“积贫积弱”到这般田地。
“惨淡兄”,你的白眼岂非要翻上天了。
然而,就是这样贫弱的杜甫却发出了令天下人慨然的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”这样的呼号。
这一声,天地为之动容。
这便是子曾经曰过的“君子忧道不忧贫”。
朋友圈里看到过一篇“伪高考作文”。
我猜是“伪”。
因为反正我没勇气在高考时写下这样针砭时弊的东西。
这篇作文要么百分要么零分。
文章里说,“北大的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说:40岁挣不到400万,就不要来见我,我也不认你这个学生;云南的教授对学生说:我开的是宝马,手机号码7个8,你们那些破手机扔了吧;同样是今天,西安音乐学院的钢琴激情杀人犯药家鑫,毫无人性的八刀,让自己很不光彩的离开了这个世界……我谨代表南科大的45名同学,问问教育部,钱学森也问过,现在的大学怎么了?现在为何没有学术大师了?我还能在大学学到什么?朱清时校长不知道,我们也不知道。时间在流逝,内心很纠结。”
几十年前梅贻琦曾斩钉截铁字字雪亮,“大学者,非有大楼之谓也,乃有大师之谓也”。
而现在的大学哪里见到大师的影子,“培养的不过是些精致的“利己主义”者罢了”。
我想你今日种种所思,究其根由该不在你身上。
民众的观念该由社会来引导。
可倘若这社会没有尽到很好的引导教化之职责,民众自身,当有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知何为可为,何为不可为。
明辨是非的能力,便建立在知书识理的基础之上。
所谓“知明而行无过”。
所谓“为之,人也,舍之,禽兽也。”
哎呦!你怎么骂人?!
圣人了不起啊!圣人就能骂街啊!
且慢且慢。
荀子的意思不是“不做不学你就是畜生”,而是强调不学习,你就不会成为一个“文明人”。
你就只是一个披了“文明”外衣的蛮荒人。
你看,这又回到了儒家。
那日课堂上我便已驳了“惨淡兄”。
这两种价值观之差在于精神境界之高下。
一顿饱饭在什么样的人眼里重要之至,在什么样的人眼里却不如学问与精神的洁净更让人快乐。
我相信你已有答案。
其四,社会人与社会狗。
狗显然不需要对这个社会负什么责任。
对主人摇摇尾巴对陌生人叫上两声便是一条好狗。
便完成了社会赋予它的使命。
社会人当然不是这么简单。
在享受着这个世界带来的极为丰富的物质科技文明的同时,除了努力创造自身价值,是不是也要向这个社会回馈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东西,才对得起“人”这个称谓。
国学中那些历经千年依旧闪烁着耀眼光芒的语句,能够净化灵魂,洁净品格。
为什么不去学习,然后成为更好的人?
父母给了我们生命,我们又给了自己子女生命。
这世界赖以此生生不息。
品格高洁的父母大抵养不出烂泥一样的孩子。
而父母的眼界与高度绝大多数时候决定着孩子的高度。
我们是否应该回馈这社会更好的自己与下一代?
在课堂上我问过你们,业余时间都干些什么。
答案不一,却大抵一致。
玩儿手机,打王者荣耀,看“三俗”小说。
你们想过没有,一个整日沉迷于王者荣耀与三俗小说的父亲,会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。
我前面便说过,这也许不能全部归结于你们自己。
毕竟,“社会人”需要群体认同感。
《猩球崛起》中的那只主人“猩”,帅出天际的高智商猩猩Caesar,在主人千辛万苦经过金门大桥一战找到“他”时,“他”正在满目苍翠的山林中,与同类生活在一起。
面对要他回家的请求,他趴在主人耳边生涩的说“Caesar到家了”。
那一刻,我眼泪滑落。
胸腔似被重物敲击一般,有片刻的窒息。
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如此需要群体认同感。
人类当然更不例外。
所以,我们从众。
我们不敢做那个特立独行的人。
我们瞻前顾后。
我们怕在群体中被贴上与众不同的标签。
可你究竟在怕些什么呢?
这济济亿万人的星球上,除了你自己,谁能真正的、发自肺腑的理解你、认识你、感受你?
《大话西游》结尾,大摇大摆的悟空,听到一个声音,“你看,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。”
反正每个人都已经这么孤独了。
在“孤独”这一点上,一个人与一只狗,并没有多大的差别。
再孤独一些,不被认同一些,又能怎样。
你为什么不能勇敢的做你自己。
做更好的自己!
还是这一切一切都只是我为你找寻的借口?!
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。
我不惮以最不堪的角度来解读你们。
我宁愿相信你们只是从众,你们需要群体认同感。
而不是你们毫无分辨力,你们懒惰,你们功利,你们逃避责任,你们失去了对生活与学习应该持有的热情与兴趣。
写到这里,胸中万千也已由笔底道出了一二。
眼前浮现出那个身影。
那个两千多年前踽踽独行,惶惶然若丧家之犬的孤独的身影。
春秋无义战。
以孔二哥的渊厚智慧,你以为他看不透那些君王霸主想要的是什么吗。
为什么他仍旧固守着“礼”与“仁”。
因为那是他的坚守。
这该是儒家思想最大的魅力所在。
明知不可为而为之!
亚里士多德尝言,“吾爱吾师柏拉图,胜于余物,然吾爱真理,胜于吾师。即此义耳。”
他的坚守是真理。
容我问一句,作为一个“社会人”,你的坚守又是什么?
梁漱溟有本书,《这个世界会好吗》。
顺便提一下,梁先生也是一位儒学大师。新儒学代表之一。
这个世界会好吗?
北京一位学者如是说。
“你所站立的地方,正是你的中国。你怎么样,中国便怎么样。你是什么,中国便是什么。你有光明,中国便不黑暗。”
仅以此文,献给即将毕业的你们。

上一篇:胡中惠这个佳节不再胖三斤 约跑和平区-天津和平 下一篇:胡中惠这个自贡警察蜀黍的“公主抱”火了!-自贡在线

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

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,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,透过这样的心境,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,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,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!